张掖丹霞地貌群,坐落于祁连山北麓,以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,集中分布在临泽、肃南两县境内,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,东西长约40公里,南北宽约5~10公里,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。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,是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,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。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,相互映衬各显其神,展示出“色如渥丹,灿若明霞”的奇妙风采。区域内主要以单斜脊为主,以山体纹理、脉络清晰见长;南群以交错层理、四壁陡峭、垂直节理、色彩斑斓而称奇。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、面积之大冠绝全国。2005年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评为“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”之一,2011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“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”。 (2014年7月25日下午参观)
蓝天晴日,赤壁丹崖,游人如织
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,2011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“张掖国家地质公园”
2005年11月在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大型媒体联合举办的“中国最美的地方”评选活动中,被评选为“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”之一;2011年又被美国《国家地理》杂志评为“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”
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、著名地理学家黄进教授题词:“彩色丘陵中国第一”
彩色丘陵以层理交错、岩壁陡峭、气势磅礴、造型奇特、色彩斑斓而称奇
观赏性之强、面积之大冠绝全国,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
丹霞地貌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,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
张掖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、砂岩和泥岩组成,有明显的干旱、半干旱气候的印迹,以交错层理、四壁陡峭、垂直节理、色彩斑斓而示奇

纵目丹霞地貌群,怪石如林,变化万千,似物似景,这里被景区冠于“大扇贝”
其形如“万古今城”,似千年石堡,真可谓“横看成林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
观之令人赞叹不已,让人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,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巨手绝笔

丹霞之美,在于形态之美,结构之美,色彩之美,意境之美,变幻之美
这里地势相对平缓,主要以单斜脊为主,以山体纹理、脉络清晰见长
观张掖丹霞,眼随景走,心随眼动,步走景移,情随景生,满目生辉,震魂摄魄,令人叹为观止
凌空俯视,连绵群山间,层峦尽染,多彩多姿,山山层理交错,处处仪态万千,飞动与静谧结合,刚烈与温柔相济,直如彩色巨笔绘制出的童话世界

国内丹霞地貌权威、中山大学教授黄进先生评价“张掖宫殿式丹霞冠华夏”
这里的地貌以交错层理、四壁陡峭、垂直节理、色彩斑斓而称奇
许多悬崖峭壁,像刀削斧辟,直指蓝天, 景色相当奇丽

张掖丹霞形态生动,惟妙惟肖,窗棂状、宫殿式、泥乳状、陡斜式,廊腰缦回、檐牙高啄、各抱地势、壁峭柱耸、粗犷伟岸、巧夺天工
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、色彩斑斓的色调、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,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
有专家形容这里,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,似山岸披上五彩霓裳

张掖丹霞色彩绚丽,形成很多形态各异的景象,七彩之霞、七彩之塔、七彩之屏、七彩之练,峦嶂重叠,平地突起,流金溢彩,美不胜收
它的山崖,远看似染红霞,近看则色彩斑斓,

多种鲜艳的色彩,把无数沟 、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

这里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、险,而且更美的在于色

此风景区,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、峰林石柱的奇、险、峻、美,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
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
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,被染成片片黛青色、暗褐色、丹红色,七彩斑斓,在蓝天、白云衬映之下,和谐中产生对比,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

随着时间、天气的变化,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,层次分明

一日之中,一年四季,无论晴雨早晚,都有不同的景色可供观赏

其山石高下参差、疏密相生,群峰林立,组合有序,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

来往于景区间接泊游客的景区汽车,乘坐费用是每人20元,强制收取
景区门票每人40元,不算太昂。这是景区的主观景台
延伸于景区的道路和游览车,行于其上,犹如置身在神话世界
在核心景区的周围,远处是祁连山南沿的延伸,近处是七绝好看的丹霞峰林
颜色也是丰富多彩,随着光照的不同而变幻有致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