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沉稳飞翔的博客

老牛伏枥 志在千里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道口的卫河两岸  

2017-04-06 00:22:35|  分类: 故迹寻踪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       2017年4月3日,清明节的前一天,提前给逝去多年的长辈上坟烧纸,小补了多年这个时候未能亲临的缺憾,当然是一个人骑着车子去的。上午两处陵园中祭奠完毕,骑向了浚县小河镇的石羊村,那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四层小砖楼,想去看看已经惦念多时。然也是村人不达,或是村官颟顸,原本置于村中广场、大可作为一村文明标志的产物,如今却被一处新盖的院落阻挡在院墙之后,四围严实,仅以一线楼顶委屈示人。既然全貌不得看见,也就兴味索然,照片也不想留一张就离去了,按计划骑上了归程的卫河左岸的大堤。卫河在小河至道口之间,曲曲弯弯,如游龙卧波,经过这些年的治理,尤其是借大运河申遗的东风,虽不重现过去舟楫穿梭的航运景象,但一池净水已经复现,两岸环境也干净无染,植有树木,种有田地,应季的油菜花黄和小麦泛绿更是添彩。浚县的堤岸,大部分还是土路,两条环城公路跨堤建桥,打破了原来的宁静;进入道口的河西村,对岸大运河滑县段的寨墙、码头和店铺一览无余,西门城墙前面和卫河两岸,都刻意种植了大片的油菜花,天蓝地黄,香飘鼻翼;河西的老炉殿也原址重现,它可是道口正月火神庙会奉祀的祖殿,也是小时候隔岸常见留在记忆里的一个建筑物。下午夕照之时,又一人步行在卫河的右岸,在道口寨墙的河堤上从北到南走了个来回,计约五点六公里。此间的河上和岸街,太阳的余晖勾勒得物象更有光影的味道,水面熠熠泛光,黄花灿若云锦,续建的古建已在寨墙上铺开,一面街的北口,一座中西样式的铺面小楼代替了原来简陋的平房,给这条特色岸街赋予了标志样的记号。狮子巷码头,隔水再看老炉殿;西门老城墙,黄花地作前景拍照;运河民俗馆,终得入内一观。道口的卫河两岸,伴水一骑,又临水一走,总有忆旧的思绪萦怀,总会慨然岁月的轮转,看不够,思不绝,挥之不去的依然是烙刻在心中的乡愁。


西门城墙,是道口寨墙存留的老物件,正逢油菜花开,好似枯木逢春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小河至道口的卫河,曲曲弯弯,大堤也随势而筑,经过治理,这几年岸上岸下也是美景无限了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如镜的水面,似屏的岸树,借以明丽的黄花,更是恬静和美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河西看道口的寨墙一线(顺南街与一面街相接处),一水之隔,昔日曾是繁盛的所在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河西卫河岸上的老炉殿,即火神庙,始建于元末明初,现又原址重建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河西的火神庙是道口最早建成的,以大香炉司其名,故叫它做“老炉殿”。当时,河东岸的没有供神场所的地方,就主动将神轴或塑像送到河西庙上来寄放,到用时再请回去,于是大家也就心悦诚服地公认河西老炉殿为道口火神庙的总殿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老炉殿的对岸,是道口的狮子巷码头,那里是我小时候常常流连的地方,当时还有的老炉殿还留在记忆里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

 站在卫河东方红大桥上往南瞧,河水平静,花香两岸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人们的刻意所为,寨墙上也种上了油菜花,观赏收获,一举两得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顺光之下,天蓝,地黄,水清,一派恬美景象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两岸灿黄,也是这个季节的独有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斜阳夕照,卫河之水熠熠泛光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当年道口来往两岸的陆路通道是这座东方红卫河大桥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顺河街寨墙一线,正在改建仿古的民居和店铺,虽是主观的臆造,但也可给古镇添色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在我小时候观望的角度下,再看夕阳下的河西村和老炉殿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这里的狮子巷码头,已经与原样有异,但位置未变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顺南街的南口,运河民俗馆就在这里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巧逢开门了,四合院三个展馆都匆匆一览,关于卫河的老照片和老物件还是不多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一面街的北口,一座中西样式的两层小楼代替了原来简陋的平房,给这条特色岸街赋予了标志样的记号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老庙街口的寨墙和卫河,这里也是顺水进入道口的初始水段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西门外,种植的油菜花面积最大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西门古城墙作背景,黄花作陪衬,是最美时节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 

 上午骑走43公里,下午徒步5.6公里,涉足了卫河两岸,留下了春天的车辙和足迹
道口的卫河两岸 - 沉稳飞翔 - 沉稳飞翔的博客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83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